全讯600cc大白菜官网围绕学校“全球开放发展战略2.0”,深入推进学院国际化内涵式发展,积极开展系列研学交流活动,为学生搭建多元学术交流平台,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
2025年8月24日至31日,全讯600cc大白菜官网“零碳愿景,中英同行”研学项目团队赴英国开展研学活动。团队前往了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国王学院以及伦敦大学学院,与各大高校的教授、研究生开展了深入地交流,参观了实验室与校园,对英国高校的办学特色、校园文化以及相关领域研究内容有了深入了解。本次访学由章玮副教授、王珩宇研究员带队,共31名本科生参与。
剑桥大学
团队前往剑桥大学,对话电力电子实验室龙腾教授课题组。龙腾教授代表课题组对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剑桥大学的办学特色、学科布局及招生教学体系展开详细介绍。他特别通过短片直观展示了剑桥大学与城市深度融合的独特校园格局,清晰阐释了大学与学院在管理架构上的本质区别。随后,龙腾老师实验室的两位博士向同学们分享了分享了个人求学经历、海外博士申请和奖学金申请经验,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互动。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交流,受益匪浅。
帝国理工学院
在帝国理工学院讲师顾云杰老师课题组博士与博士后的带领下,团队进入该校智慧能源实验室参观学习。博士们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对实验室中的先进专业设备进行了细致讲解,帮助同学们直观理解专业设备如何支撑前沿研究。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围绕设备操作原理、实验数据处理等细节展开互动交流,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实验室里精密的电力电子硬件、高效的实验测试系统,以及严谨的科研布局,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帝国理工学院在电气与电子工程领域的扎实科研基础。
伦敦国王学院
团队访问了伦敦国王学院。胡义华教授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学院及其实验室的基本情况。作为英国最古老的学府之一,伦敦国王学院学术氛围浓厚,以培养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为目标。随后,胡义华教授结合个人经历,鼓励同学们体验多元文化、拥抱不同经历,以更开阔的视野面对问题与挑战。最后,团队参观了胡义华教授的实验室,亲身感受了伦敦国王学院浓厚的学术环境与研究氛围。
伦敦大学学院
团队访问了伦敦大学学院。在计算机科学系周实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参观了该校校园,沿途经过图书馆、食堂、教学楼与教堂等多处标志性场所。在参观过程中,周实教授讲解了学院自建立以来的历史。正是悠久的历史和开放包容的文化铸就了这所名校辉煌的成就。最后,周实教授详细介绍了伦敦大学学院的招生政策与人才培养模式,使同学们对海外高校的教育体系以及留学申请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为未来学业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为期一周的“零碳愿景,中英同行”浙大电气英国能源转型研学项目圆满收官。同学们深入探访英国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展开了主题相关的深度交流与实地调研。此行不仅为同学们拓宽了国际视野,还为其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更坚定了其投身电气能源革新、助力绿色未来的使命感。知行合一,收获满载,期待将所学所思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创新力量!
学生感言
202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谭政权
此次伦敦访学令我收获满满。通过与英国顶尖大学的教授和同学们交流,我了解到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诸多前沿方向,教授们的许多创新理念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参观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的实验室,了解他们的校史文化,让我看到与国内与众不同的科研模式。这次访学拓宽了我的学术视野,也让我更加明确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同时,伦敦多元的文化,如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等,也让我感受到国际文化交流对学术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励我在今后不断提升自己。
2023级电子信息工程 吴帅佳
乘着航班跨越山海,我终于踏上了英伦的土地。这一程,既是学术的叩访,也是文明的对话。
在剑桥,城市与学院没有围墙,古老石桥与年轻思维静静交汇。泛舟康河,恍若行于历史与诗意之间;牛顿苹果树下的驻足,是对科学原点的虔诚巡礼。帝国理工的实验室里,我听学长畅谈科研的热望,看见技术如何与产业共振。而伦敦国王学院的楼顶,伦敦天际线在眼前铺展,正如他们所言——“改变世界的想法,才是好想法”。
穿行于大英博物馆的厅堂,心情复杂如潮涌。中国文物静伫异国橱窗,它们不言,却震耳欲聋。我也走过伦敦的市井烟火:乘红色双层巴士掠过雨中的街道,在唐人街尝到一口回魂的乡味,于国家美术馆与梵高、莫奈真迹咫尺相对。我看见英国人从容守序,也看见文化的混杂与生机——那是一种古老与现代彼此妥协的温柔。
这趟旅程,是学术的启蒙,也是眼界的拓疆。我曾疑问:“有没有一天,我也可以在这里读书?”而现在我知道:世界辽阔,唯有步履不停。
20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严骏驰
本次英国访学之旅,于我是一场兼具学术与文化的盛宴。
学术探索之旅,始于典雅宁静的剑桥大学,教授学长的亲切分享,让我对英国的学术日常有了鲜活感知。在ICL,与科研前辈的交流尤为珍贵,他们以电气研究推动能源转型的视野令人振奋。KCL的实验室里,我体验到开放自由的英伦科研风格,与国内严谨自主的方式交相辉映,各具光芒。而在UCL,教授如数家珍般讲述学校历史,让我深感这不仅是一座学术高峰,更是一处文化殿堂。
我们亦漫步伦敦,从细节感受其文化脉动:大英博物馆里浩瀚的文明印记,格林尼治天文台上仿佛可触摸的时间痕迹,海德公园的静谧与摄政街的繁华相映成趣——伦敦以其深厚而多元的城市记忆,在我心中织就西方文化的丰富图景。
此次访学为我拓宽了国际视野,深入了解了学科前沿与跨文化科研环境,也为未来可能的出国深造奠定了基础。我将以此为契机,不断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在电气工程领域继续深耕!